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别人胃好精神佳,你却胸闷气短 原因在这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2020
胸闷气短而胃好精神不佳,可能由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
1.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哮喘则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治疗药物有沙丁胺醇、氨茶碱、布地奈德等,需遵医嘱使用。
2. 心血管系统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和(或)电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心室肥厚或扩张。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等,使用时需遵医嘱。
3. 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较为常见,反流物刺激食管可引起烧心、反流等症状,有时也会导致胸闷气短。当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时,会刺激食管黏膜,引发不适。治疗药物有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莫沙必利等,要遵医嘱服用。
4. 神经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心理压力过大时,神经系统对呼吸功能的调节可能出现异常。可通过心理疏导、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药物,需遵医嘱。
5. 环境因素:处于空气不流通、缺氧的环境中,如拥挤的室内、地下室等,会使人吸入的氧气不足,从而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及时脱离该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后症状通常会缓解。
胸闷气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涉及多个系统的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环境等因素。当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时,应及时关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缓解症状也有一定帮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