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行凶伤人凶手为精神病怎么判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1260
关于精神病患者在实施伤害行为时的刑事责任判定,需根据其精神状态及行为能力综合判断,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一、无刑事责任情形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
不能辨认或控制行为时
若精神病患者在无法辨识或控制自身行为时实施伤害行为,且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将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加强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二、有刑事责任情形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期
若患者在精神状态正常期间实施伤害行为,需承担与正常人相同的刑事责任,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
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仍需负刑事责任,但法院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情节轻微,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
三、量刑考量因素
行为能力等级 :根据司法精神病鉴定结果,将行为人认定为限制、中度或轻度减弱责任能力,并对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犯罪情节 :包括危害后果严重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是否初犯等。
法定从宽情节 :如坦白、认罪认罚、赔偿损失、取得谅解等。
四、典型案例参考
例如,京山法院曾判处一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因其具备部分辨认能力且存在从轻情节。
总结 :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需以司法鉴定结果为核心,结合行为能力、犯罪情节及法定情节综合判定,既可能免除处罚,也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