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搞懂IgA肾病分级,防治不再愁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3404
IgA肾病分级有助于制定防治方案,其分级主要有Lee分级、Hass分级、WHO分级、牛津分级和梅奥分级,每种分级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意义。
1. Lee分级:是较早且常用的分级方法,共分为五级。一级病变最轻,光镜下大多数肾小球正常,少数部位有轻度系膜增生伴或不伴细胞增生;二级病变较一级稍重,少量肾小球有节段性系膜增生和硬化,罕见小的新月体;三级可见弥漫性系膜增生和增宽,偶见小新月体和粘连;四级表现为重度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部分或全部肾小球硬化,可见新月体(<45%);五级病变最为严重,与四级相似但更重,新月体超过45%。
2. Hass分级:分为五级。一级为轻微病变,肾小球仅有轻度系膜细胞增多;二级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少于50%的肾小球有节段性系膜增生;三级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超过50%的肾小球有系膜增生,可见新月体;四级为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有肾小球有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可见新月体;五级为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及球囊粘连等。
3. WHO分级:一级为微小病变,光镜下基本正常;二级为轻微病变,有轻度系膜增生;三级为局灶节段性病变,部分肾小球有节段性系膜增生和硬化;四级为弥漫性系膜损害,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可伴有新月体;五级为晚期慢性肾小球硬化,大部分肾小球硬化。
4. 牛津分级:主要关注系膜细胞增生(M)、内皮细胞增生(E)、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四个病理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更精准地判断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5. 梅奥分级:结合了临床和病理特征,综合考虑蛋白尿、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表现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对于IgA肾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缬沙坦、贝那普利、雷公藤多苷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了解IgA肾病的分级对于防治至关重要。不同的分级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肾脏病变的程度和特点,医生可以根据分级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肾内科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