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老年人晕车,从晕车药原理找解决办法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2965
老年人晕车可通过了解晕车药原理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如选择合适的抗组胺类晕车药、使用抗胆碱能类晕车药、利用外用晕车贴、进行穴位按压、保持良好乘车习惯等。
1. 抗组胺类晕车药:此类药物的原理是通过抑制前庭神经的敏感性,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入,从而减轻晕车症状。常见的有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茶苯海明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缓解晕车引起的头晕、恶心等不适;苯海拉明可阻断组胺受体,降低内耳感受器的兴奋性;氯苯那敏也有一定的抗晕动作用。使用时需遵医嘱。
2. 抗胆碱能类晕车药:其作用机制是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抑制胃肠道蠕动和腺体分泌,从而减轻晕车时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常用的有东莨菪碱等。东莨菪碱能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胆碱能作用,达到防晕目的。
3. 外用晕车贴:晕车贴一般含有具有挥发性的药物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耳感受器,调节平衡功能。例如一些含有洋金花提取物的晕车贴,能持续缓慢释放药物,起到防晕效果。使用时贴在耳后等部位,方便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4. 穴位按压:人体的一些穴位与晕车症状的缓解有一定关联。按压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处,可调节胃肠功能,减轻恶心感;按压合谷穴,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处,能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按压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有助于调节脾胃气机,缓解晕车不适。
5. 保持良好乘车习惯:乘车时尽量选择靠窗、平稳的位置,减少颠簸和晃动对身体的刺激;避免在乘车前吃得过饱或空腹,以免加重晕车症状;乘车过程中可适当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尽量避免看手机、看书等需要集中视力的活动,可闭目养神或眺望远方。
老年人晕车可从晕车药原理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外用晕车贴、进行穴位按压以及保持良好乘车习惯等多种方法来缓解。但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方法的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晕车症状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老年病科或内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