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健康网
当前位置: 有家健康网 > 健康资讯>

心脏病康复期患者在高温天气要注意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6-06阅读量:4816

心脏病康复期患者在高温天气需格外警惕:高温易加重心脏负担,诱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急性事件。核心原则是避免高温暴露、科学补水、调整活动强度,并密切监测身体信号。


高温对心脏患者的双重挑战

  1. 心脏负荷增加: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扩张血管、加快心率散热,心脏做功量显著上升,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2. 脱水风险:出汗增多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栓形成风险上升,同时可能引发低血压或晕厥。

关键防护措施

1.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 每日10:00–16:00尽量待在阴凉处,外出时佩戴遮阳帽、穿浅色透气衣物。
• 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冷热交替过剧。

2. 科学补水与电解质平衡
少量多次饮水,每日饮水量1.5–2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
• 可适量补充含钾、钠的饮品(如淡盐水、椰子水),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

3. 调整运动与日常活动
• 暂停高强度锻炼,改为清晨或傍晚散步,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内。
• 若出现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风险对比:高温下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误区正确做法
"口渴才喝水"定时补水,保持尿液淡黄色
依赖风扇替代空调高温高湿时空调更有效降温
坚持日常运动强度降低强度,分段进行活动


紧急情况预警信号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 持续胸痛或压迫感,超过15分钟未缓解
  • 意识模糊或突发呼吸困难
  • 无汗伴皮肤干热,可能为中暑衰竭

心脏康复是一场持久战,高温天气如同隐形考验。通过主动防护、倾听身体信号,患者可平稳度过炎夏,逐步恢复健康活力。

有家健康网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