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高温天气糖尿病患者的电解质补充
有家健康网 2025-06-19阅读量:3743
高温天气下,糖尿病患者因代谢异常及药物影响,面临更高的 电解质紊乱 和 中暑风险 。科学补充 水分 与 电解质 需兼顾疾病管理需求,避免盲目补水或过量摄入糖分,防控并发症。
高温对糖尿病患者的双重威胁
代谢特点加剧失衡
糖尿病 患者尿糖排泄增加,易引发渗透性利尿,导致钠、钾等 电解质 **流失加速。高温环境下出汗量增大,进一步加重体液和矿物质丢失,形成“双重消耗”。药物副作用叠加风险
部分降糖药(如SGLT-2抑制剂)可能增加脱水风险,利尿剂类降压药则会促进电解质排泄。若未及时调整用药或补液策略,可能诱发低钠血症、心律失常等急症。
科学补液原则:平衡水分与电解质
| 普通人群 | 糖尿病患者 | |
|---|---|---|
| 每日饮水量 | 1500-1700ml(基础) | 同量,根据血糖及肾功能调整 |
| 高温饮水量 | 增至1.5倍(约2500ml) | 需医生评估,避免过量 |
| 电解质来源 | 运动饮料、淡盐水 | 低糖/无糖电解质水、膳食补充 |
| 禁忌 | 含糖饮料 | 高糖饮品、酒精 |
注:糖尿病患者优选含钾、钠且碳水化合物≤5g/100ml的饮品。
电解质补充的实践策略
膳食优先,饮品为辅
- 天然食物:菠菜、香蕉(补钾);无糖酸奶、豆腐(补钙);坚果(补镁)。
- 自制饮品:淡盐水(0.9%氯化钠)或柠檬水(添加少量盐),控糖同时补充矿物质。
- 商业产品:选择标注“无糖”“低渗”的电解质水,避免含果葡糖浆、蜂蜜的品类。

风险提示:这些误区需警惕
- 盲目大量饮水:可能稀释血液电解质浓度,引发低钠血症,加重口渴感。
- 忽视血糖波动:含糖运动饮料会导致血糖骤升,诱发酮症酸中毒。
- 误判中暑症状: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中暑(如嗜睡而非大汗),需结合血糖仪及体温综合判断。
高温环境下,糖尿病患者应将 电解质管理 纳入日常健康监测体系,结合个体化饮食、药物方案及环境调控,减少热应激对机体的累积损伤。尤其需关注晨起血压、尿量及疲劳感变化,及时调整补液策略,实现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