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戊戌维新运动的进步和不足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6671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其进步性和不足之处如下:
进步性
- 政治方面:维新派主张改革政治制度,试图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提出的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 经济方面:倡导发展农、工、商业,采取了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等措施,如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物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等,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思想方面: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文化教育方面: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等,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人才。
- 社会风气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习陋俗,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良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局限性
- 政治改革不彻底:戊戌维新是在 “中体西用” 框架下谋划的,没有实行开国会、定宪法等举措,未能触动封建统治基础,只是对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体制。
-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希望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来开展变法运动,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没有看清帝国主义不会允许中国通过变法走上富强之路的事实。
- 缺乏社会基础:维新派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来支持变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导致变法在守旧势力的反扑下迅速失败。
- 组织不够严密:维新派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政治组织,内部意见也不完全统一,在变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难以应对复杂的政治局面和守旧势力的反对。
- 变法措施操之过急:在短短 103 天内颁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改革的面过宽,一些措施缺乏可行性和配套措施,过于激进,导致各方利益冲突加剧,增加了变法的阻力,也使得变法难以顺利实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