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孕妇D - 二聚体偏高的3大危害及应对措施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5555
孕妇D - 二聚体偏高主要有形成血栓、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分娩风险等危害。应对措施包括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产检、药物治疗、密切监测等。
1. 形成血栓:D -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孕妇D - 二聚体偏高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能发生在下肢静脉,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影响孕妇的活动;若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至肺部,可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健康。
2. 影响胎儿发育:当孕妇体内形成血栓,会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盘供血不足。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会使胎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情况。
3. 增加分娩风险:D - 二聚体偏高使孕妇血液凝固性增加,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后出血难以控制的情况。同时,高凝状态也可能导致产褥期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影响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4. 调整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还可适当食用具有抗凝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黑木耳等。
5. 适当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孕妇可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6. 定期产检:孕妇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产检,包括D - 二聚体等相关指标的检查。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7. 药物治疗:如果D - 二聚体偏高情况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但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妇不可自行用药。
8. 密切监测: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无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胎动情况,若胎动异常,也需及时告知医生。
孕妇D - 二聚体偏高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多种危害,如形成血栓、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分娩风险等。孕妇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产检、药物治疗和密切监测等措施来应对。在整个孕期,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