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被小鹿犬挠伤后有没有事
有家健康网 2025-07-11阅读量:551
被挠伤后有事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被小鹿犬挠伤后,可能出现感染、狂犬病等情况。如果小鹿犬携带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挠伤后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若伤口较深,还可能会引起破伤风感染。若小鹿犬携带狂犬病毒,挠伤后病毒可能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发狂犬病,而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 100%。被挠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一、伤口感染风险
- 常见感染病菌:小鹿犬爪子可能携带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以及犬小孢子菌等真菌。据统计,被宠物抓伤后,约 20% - 30% 的伤口可能发生细菌感染 ,而真菌感染相对少见,但治疗周期较长。
- 感染症状表现:伤口感染初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随着感染加重,伤口可能会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若伤口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蜂窝织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 影响感染的因素
- 伤口深度和面积:浅而小的伤口感染风险相对较低;深且面积大的伤口,细菌容易侵入深层组织,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如伤口深度超过真皮层,感染几率可提高至 50% 以上 。
- 处理及时性:受伤后 1 - 2 小时内及时处理伤口,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若延迟至 6 小时后处理,感染可能性明显上升。
- 个人免疫状况: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伤口感染几率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
二、狂犬病风险
- 小鹿犬携带病毒情况:家养且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小鹿犬,携带狂犬病毒概率极低;若小鹿犬未接种疫苗,或曾接触过野生动物、流浪动物,则有携带狂犬病毒风险。在狂犬病高发地区,未免疫犬只携带病毒几率可达 15% - 30% 。
- 狂犬病暴露分级: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暴露级别 | 接触方式 | 处理措施 ||----|----|----||I 级 | 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皮肤被舔 | 无需处理 ||II 级 | 裸露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 级 |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 | 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狂犬病疫苗 |
- 狂犬病危害及预防: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 100% 死亡。被小鹿犬挠伤后,若存在狂犬病暴露风险,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最好在 24 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后续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预防狂犬病发作。若为 III 级暴露,还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提供即时保护。
三、其他潜在风险
- 破伤风风险:若伤口较深,形成厌氧环境,可能滋生破伤风杆菌,引发破伤风。尤其是伤口被泥土、粪便等污染时,感染风险更高。受伤后若 5 年内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建议及时补种。
- 过敏反应:部分人对小鹿犬唾液、毛发或爪子上携带物质过敏,被挠伤后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红斑、肿胀等,严重时可累及呼吸道、消化道,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若出现过敏,需及时就医,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被小鹿犬挠伤后,无论伤口轻重,都应及时、正确处理。首先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再用碘伏消毒。之后尽快就医,由医生评估伤口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狂犬病等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接种疫苗、使用抗生素等,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