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突然便血别害怕,急救措施要做好!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7595
突然便血可能由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息肉、直肠癌等原因引起,需做好急救措施,包括稳定情绪、观察便血情况、采取合适体位、初步止血、及时送医等。
1. 明确病因: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通常在排便后出现鲜血,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多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等导致肛管皮肤裂开,便血时伴有肛门剧烈疼痛;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除便血外,还可能有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便血一般为间断性少量出血;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便血颜色较暗,可伴有黏液,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2. 稳定情绪:突然便血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而情绪过度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此时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3. 观察便血情况:仔细观察便血的颜色、量、是否伴有黏液或脓液等。鲜红色血便通常提示出血部位靠近肛门,如痔疮、肛裂等;暗红色或黑色血便可能表示出血部位较高,如肠道上段或胃部。记录这些信息,以便就医时能准确告知医生。
4. 采取合适体位: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可将下肢适当抬高,这样有助于减少脑部供血不足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腹压,减少出血。
5. 初步止血:如果是痔疮或肛裂引起的少量便血,可在清洁肛门后,使用棉球或纱布按压出血部位进行止血。也可遵医嘱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痔疮膏、云南白药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以起到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6. 及时送医:无论便血情况看似是否严重,都应尽快送往正规医院就诊。在送医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指诊、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突然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保持冷静,按照上述急救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病情、提高预后至关重要。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