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老年人打封闭针,副作用危害更大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8433
老年人打封闭针副作用危害更大,与身体机能衰退、药物耐受性降低、基础疾病影响、恢复能力变差、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1. 身体机能衰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减弱。这使得封闭针中的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变慢,药物更容易在体内蓄积,从而增加了副作用发生的风险。例如,药物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长期或频繁使用封闭针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2. 药物耐受性降低:老年人的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如年轻人。封闭针通常含有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如曲安奈德、泼尼松龙、利多卡因等。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即使使用常规剂量的药物,也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如血糖升高、血压波动等。
3. 基础疾病影响: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封闭针中的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导致血糖升高、血压波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糖皮质激素还可能进一步加重骨质流失,增加骨折的风险。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使用封闭针后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事件。
4. 恢复能力变差:老年人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弱。打封闭针虽然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由于老年人恢复能力差,这种损伤的恢复时间会更长,而且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例如,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局部脓肿形成。
5.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来治疗不同的疾病。封闭针中的药物可能会与其他正在服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例如,糖皮质激素与某些降压药、降糖药合用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导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
综上所述,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药物耐受性降低、基础疾病影响、恢复能力变差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打封闭针时副作用危害相对更大。因此,老年人在考虑打封闭针时,应充分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权衡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必须使用封闭针治疗,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