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5个原因,让你明白感冒为何鼻子不通气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82
感冒时鼻子不通气,主要由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鼻纤毛运动功能下降、鼻窦开口阻塞、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
1. 鼻黏膜充血肿胀: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发,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炎性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这些炎性介质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鼻黏膜增厚后,鼻腔的空间变窄,气流通过受阻,从而引起鼻子不通气。
2. 分泌物增多:感冒时,鼻黏膜受到病毒刺激,会产生大量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主要是黏液,其作用原本是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起到保护呼吸道的作用。但在感冒期间,分泌物的产生量会远远超过正常水平,过多的黏液会堵塞鼻腔,导致鼻子不通气。
3. 鼻纤毛运动功能下降:鼻纤毛是鼻腔内的微小毛发状结构,它们会有规律地摆动,将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推向鼻咽部,然后被吞咽或咳出。感冒病毒会影响鼻纤毛的正常运动,使其摆动频率减慢或运动不协调。这样一来,鼻腔内的分泌物就不能及时排出,逐渐堆积在鼻腔内,造成鼻子不通气。
4. 鼻窦开口阻塞: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它们通过细小的开口与鼻腔相通。感冒时,鼻黏膜的炎症可能会蔓延至鼻窦,导致鼻窦开口处的黏膜肿胀,阻塞开口。鼻窦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积聚在鼻窦内,引起鼻窦内压力升高,不仅会导致鼻子不通气,还可能引起头痛等症状。
5. 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人体的鼻腔黏膜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协调,维持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感冒时,病毒感染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神经调节失衡。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的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鼻子不通气。
针对感冒鼻子不通气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伪麻黄碱能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充血肿胀;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减少分泌物产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减轻鼻黏膜炎症。但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
感冒时鼻子不通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了解这些原因后,能更好地理解感冒时的症状表现,也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缓解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多喝水、多休息,可促进感冒的康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