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空气污染易生湿气,艾灸何处可排湿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825
空气污染易使人体吸入有害物质,影响脾胃运化,从而产生湿气。艾灸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排湿,常见可艾灸的穴位有足三里穴、丰隆穴、关元穴、中脘穴、阴陵泉穴等。
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此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艾灸足三里穴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从而达到排湿的效果。脾胃功能正常,人体对水谷精微的运化能力增强,湿气就不易在体内积聚。
2.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要穴,有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等作用。艾灸该穴位可以促进体内痰湿的排出,改善因湿气重导致的头重如裹、肢体困重等症状。它能调节人体的气机,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
3.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关元穴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艾灸关元穴能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机体的气化功能,推动水液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阳气充足则气化有力,湿气自然难以留存。
4.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腑会中脘,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艾灸中脘穴可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使水湿得以正常运化。脾胃升降有序,水湿就能顺利排出体外。
5.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具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等功效。艾灸阴陵泉穴可以直接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加速湿气的排出,对于改善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湿气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空气污染导致人体易生湿气,通过艾灸足三里穴、丰隆穴、关元穴、中脘穴、阴陵泉穴等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气排出。但艾灸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进行,若湿气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空气污染对身体的影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