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肝切除后有人活很久,有人不久离世,差距在哪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3862
肝切除后患者生存情况差异与肝脏基础疾病、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患者身体状况、后续治疗等因素有关。
1. 肝脏基础疾病:若患者术前患有严重肝硬化、肝癌伴肝内广泛转移等疾病,肝脏功能本就较差,即使进行肝切除手术,剩余肝脏也难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影响预后。如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脏长期受病毒侵害,结构和功能受损严重,术后恢复困难。
2. 切除范围:切除范围过大,剩余肝脏组织过少,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易导致肝功能衰竭。例如进行大范围肝叶切除时,肝脏储备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影响生存时间。
3. 术后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胆瘘等并发症。出血会导致患者贫血、休克,影响身体恢复;感染若控制不佳,可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胆瘘会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增加患者痛苦和死亡风险。
4. 患者身体状况:年龄较大、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身体机能和抵抗力较差,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能力较弱。比如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生存。
5. 后续治疗:术后规范的后续治疗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对于肝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进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降低**风险。常用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索拉非尼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若患者未按要求进行后续治疗,肿瘤容易**转移,影响生存。
肝切除后患者生存情况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医生在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合理手术方案,术后加强监护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改善身体状况,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