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3种常见湿气症状,艾灸这几个位置快速缓解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9784
湿气重会引发多种不适症状,常见的有身体困重、消化不良、关节疼痛等。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有效缓解湿气症状,常用的艾灸位置有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阴陵泉穴、丰隆穴等。
1. 身体困重:当体内湿气较重时,会感觉身体沉重、乏力,像被湿布包裹一样,精神状态也较差,容易困倦。这是因为湿气阻碍了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滋养。此时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它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此穴位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身体困重的症状。
2. 消化不良:湿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脾胃是后天之本,湿气困脾会使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
3. 关节疼痛:湿气侵袭关节,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或寒冷时症状加重。这是因为湿气具有黏滞性,会阻滞关节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艾灸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它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等作用,可促进关节部位的气血流通,减轻关节疼痛。
4. 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它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艾灸中脘穴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对于因湿气导致的脾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5. 艾灸丰隆穴: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它是化痰祛湿的要穴,艾灸丰隆穴能祛湿化痰、调和胃气,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多种症状。
湿气重会给身体带来多种不适,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阴陵泉穴、丰隆穴等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常见的湿气症状。但艾灸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若湿气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等相关科室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