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杜牧的《清明》解释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48

杜牧的《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描绘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有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诗文及译文

  •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湿润的氛围。
  • 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的行人因为思念逝去的亲人而心情极度悲伤,仿佛灵魂都要消散。
  •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想要找个地方喝点酒来排解忧愁。
  • 牧童遥指杏花村:放牛的孩子远远地指向了杏花深处的村庄,那里可能有酒家。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当时唐朝处于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杜牧当时任池州刺史,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清明时节出行,恰逢春雨绵绵,看到路上行人因思念逝去亲人而悲伤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逐句解析

  • “清明时节雨纷纷”: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细雨,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哀愁的基调。
  • “路上行人欲断魂”:直抒胸臆,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在清明时节思念逝去亲人的极度悲伤之情。
  • “借问酒家何处有”:以问句形式,引出下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体现出诗人在忧愁中的一种寻求慰藉的心理。
  • “牧童遥指杏花村”: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牧童遥指”这一动作描写,给人以画面感,同时也使诗歌从悲伤的氛围中暂时脱离,有了一丝希望和亮色。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细雨、悲伤行人、牧童指路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凄迷、哀伤又带有一丝希望的意境。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自身的孤独、忧愁之感。

文化内涵

  • 清明时节:既是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与环境,又是农耕社会备受关注的时令名称,对人民耕种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和提醒作用。
  • “行人”:在古代是一个表示官职的专用名词,也有“采诗”之官的意思,体现了诗歌在封建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 “断魂”: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而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如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杜牧的《清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