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对比吃饭与不吃饭,情感共鸣:看看数据怎么说晚上不吃饭的危害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1988
晚上不吃饭会带来基础代谢率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血糖异常、胆结石风险增加、营养缺乏等危害。
1. 基础代谢率下降:人体的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基本的能量消耗。当晚上不吃饭时,身体会感知到能量摄入不足,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会自动降低基础代谢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晚上不吃饭,基础代谢率可能会降低5%-10%。这意味着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变慢,后续即使恢复正常饮食,也更容易发胖。
2. 胃肠功能紊乱:正常情况下,胃肠道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晚上不吃饭,会打乱胃肠道的正常节律。胃酸在没有食物中和的情况下,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数据显示,长期晚上不吃饭的人群,胃炎的发病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约20%。
3. 血糖异常:进食后,血糖会升高,随后在胰岛素等激素的作用下维持在正常水平。晚上不吃饭,会导致血糖来源减少,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心慌、手抖等。而低血糖后,身体又会启动自我调节机制,促使血糖反跳性升高,长期这样**,会影响血糖的稳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长期晚上不吃饭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正常饮食者高15%左右。
4. 胆结石风险增加: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于胆囊中,进食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晚上不吃饭,胆囊无法正常收缩,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胆固醇等成分容易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胆结石。统计显示,长期晚上不吃饭的人群,胆结石的患病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30%。
5. 营养缺乏:食物是人体获取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晚上不吃饭,会减少这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导致营养不均衡。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修复和生长;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会影响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据调查,长期晚上不吃饭的人群中,约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问题。
综上所述,晚上不吃饭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包括基础代谢率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血糖异常、胆结石风险增加以及营养缺乏等。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晚上不吃饭这种不健康的行为。如果想要控制体重,可以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并结合适当的运动。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