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3种可能导致气短的常见慢性病,早知道早预防!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6790
可能导致气短的3种常见慢性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这些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引发气短症状。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其发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如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上,稳定期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等,以缓解气流受限;还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患者应戒烟,进行肺康复训练。
2.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肌缺血缺氧,会导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也可伴有气短症状,尤其在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患者还需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
3.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肺部淤血,从而引起气短。患者在休息或活动时均可出现气短,还可能伴有下肢水肿、腹胀等症状。治疗药物有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可减轻液体潴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能改善心脏重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患者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劳累和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这3种常见慢性病都可能导致气短症状。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出现气短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