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骨折后正确垫腿的方法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4809
骨折后正确垫腿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垫子、掌握垫高高度、保持腿部正确姿势、注意观察腿部情况、定时调整垫腿方式等。
1. 选择合适的垫子:可选用软硬度适中的垫子,如海绵垫、荞麦皮枕头等。海绵垫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分散腿部压力;荞麦皮枕头透气性佳,可减少腿部闷热感。避免使用过硬的垫子,以免压迫骨折部位;也不宜使用过软的垫子,否则无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2. 掌握垫高高度:一般来说,骨折腿部应垫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具体高度可根据骨折部位和患者舒适度进行适当调整,但通常在15 - 30厘米左右。
3. 保持腿部正确姿势:要使腿部保持自然伸直状态,避免弯曲或扭曲。对于下肢骨折,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小软枕,使膝关节微屈,以减轻肌肉张力。同时,要注意保持足部中立位,防止足下垂畸形。
4. 注意观察腿部情况:垫腿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腿部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若发现皮肤发紫、温度降低、麻木或肿胀加剧等情况,可能是垫腿不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应及时调整垫腿方式。
5. 定时调整垫腿方式:长时间保持同一垫腿姿势可能会引起不适或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应定时帮助患者调整腿部位置和垫子的高度、角度。一般每2 - 3小时调整一次,以保证腿部的舒适度和血液循环。
6. 结合康复阶段调整:在骨折的不同康复阶段,垫腿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骨折初期,主要目的是减轻肿胀和疼痛,垫高腿部的高度可稍高;随着骨折的愈合,可逐渐降低垫高高度,增加腿部的活动度,但仍需注意保持腿部的稳定。
7. 配合其他护理措施:垫腿时可与其他护理措施相结合,如进行适当的腿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腿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
骨折后正确垫腿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减轻肿胀和疼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择合适的垫子、掌握垫高高度、保持腿部正确姿势、注意观察腿部情况、定时调整垫腿方式等方法,能为骨折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