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脚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5902
脚麻的原因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姿势不良、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副作用等。
1. 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蹲,会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脚麻。一般在改变姿势、活动肢体后,脚麻症状会很快缓解。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可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当压迫到支配下肢的神经时,就可能引起脚麻,同时还可能伴有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突出的髓核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影响了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
3. 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对神经造成损害,引发糖尿病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可累及周围神经,导致脚部感觉异常,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等症状。神经损伤的机制与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下肢动脉会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下肢血液循环受阻,脚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麻木、发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
5.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导致脚麻。例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抗生素类的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出现脚麻的症状。
脚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姿势不良导致的脚麻通常是暂时的,通过调整姿势可缓解。而像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引起的脚麻,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果脚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使用可能导致脚麻副作用的药物时,也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遵医嘱调整用药。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