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如何有效调理睡眠?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8041
睡眠调理可从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进行心理调节、采用饮食辅助以及借助药物治疗等方面入手。
1. 改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大。保持卧室安静,可使用隔音耳塞或白噪音机来屏蔽外界干扰声音。卧室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一般20 - 23摄氏度较为合适,湿度保持在40% - 60%。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要有一定的支撑性,枕头高度要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此外,卧室光线要暗,可使用遮光窗帘。
2. 调整生活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白天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运动时间不要离睡眠时间太近,避免过于兴奋影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3. 进行心理调节:心理压力是导致睡眠问题的常见原因之一。可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压力,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深呼吸时,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多次。渐进性肌肉松弛则是先紧绷身体的某一组肌肉,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差异。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
4. 采用饮食辅助: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也可食用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莲子等。但要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大量液体,咖啡因会使人兴奋,大量液体会导致夜间频繁起夜。
5. 借助药物治疗:如果睡眠问题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艾司唑仑、佐匹克隆、阿戈美拉汀等。艾司唑仑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等作用;佐匹克隆能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阿戈美拉汀可调节生物节律,改善睡眠。但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睡眠调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从睡眠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态、饮食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方面共同努力。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根据自身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调理方法。若睡眠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呼吸睡眠中心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