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一饿就心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5410
一饿就心慌可能由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嗜铬细胞瘤等原因引起。
1. 低血糖:当人体饥饿时,血糖水平会下降。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血糖降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从而引起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一般及时补充糖分,如吃糖果、喝糖水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加快,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饥饿时,身体能量供应不足,这种高代谢状态会更加明显,进而出现心慌的症状。患者还可能伴有多汗、烦躁、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等表现。治疗上,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等,需遵医嘱使用。
3. 心脏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在饥饿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导致心慌。其症状多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时发作,且可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治疗主要以心理疏导为主,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调节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安神补脑液等。
4.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饥饿时,胃酸分泌增加,刺激溃疡面,可能引起疼痛等不适,这种不适会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心脏,导致心慌。患者还可能出现周期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钝痛、胀痛、灼痛等,进食后症状可缓解。治疗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5.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可间断或持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及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饥饿等应激状态可能诱发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导致心慌、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多汗等表现。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肿瘤,药物治疗可选用酚苄明、哌唑嗪、硝苯地平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饿就心慌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不同原因有不同的伴随症状和治疗方法。如果经常出现一饿就心慌的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心电图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