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当你脚踝扭伤,这4个恢复阶段一定要知道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1757
脚踝扭伤后的恢复阶段包括炎症反应期、纤维修复期、瘢痕重塑期、功能恢复期,涉及疼痛肿胀、组织修复、结构重塑、功能提升等方面。
1. 炎症反应期:脚踝扭伤后立即进入该阶段,通常在伤后 48 - 72 小时内。受伤部位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疼痛、肿胀、发热和淤血。此时应遵循 RICE 原则,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可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遵医嘱。
2. 纤维修复期:一般在伤后 3 天到 3 周左右。身体开始启动修复机制,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合成胶原蛋白,形成纤维组织来修复受损的韧带和肌腱。此阶段肿胀和疼痛会逐渐减轻,但受伤部位仍较脆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度训练,如缓慢转动脚踝,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同时,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片、云南白药胶囊、活血止痛胶囊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3. 瘢痕重塑期:伤后 3 周到 6 个月。纤维组织逐渐形成瘢痕组织,瘢痕开始重塑,其强度和弹性逐渐改善。在这个阶段,可以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如进行平衡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帮助恢复脚踝的稳定性。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超声波治疗等也有助于瘢痕的软化和重塑。
4. 功能恢复期:通常从伤后 6 个月开始,持续较长时间。此时瘢痕组织已基本成熟,脚踝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功能训练,如跑步、跳跃等运动专项训练,以恢复脚踝的正常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但在训练过程中仍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再次受伤。
5. 康复注意事项:在整个恢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和训练方案。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脚踝扭伤后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康复重点。了解这四个恢复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有助于促进脚踝的快速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如果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