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疫情期间打破伤风针,副作用要格外注意!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9985
疫情期间打破伤风针,需格外注意局部红肿、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等副作用。
1. 局部红肿:打破伤风针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这是较为常见的局部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可通过适当的热敷来促进恢复。
2. 发热:部分人在接种破伤风针后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轻度升高,也可能达到中度发热。这是身体对疫苗的一种免疫反应,通常持续时间不长。如果发热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若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3. 皮疹:可能会出现皮肤皮疹,表现为红斑、丘疹等,伴有瘙痒感。皮疹可能出现在注射部位周围,也可能扩散至全身。这可能是机体对破伤风针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所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进行治疗。
4. 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十分危险。通常在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症状。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包括注射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5. 血清病:多在注射后1 - 2周发生,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蛋白尿等。这是一种Ⅲ型变态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疫情期间打破伤风针,确实需要对其副作用格外留意。虽然大多数副作用较为轻微,可自行缓解或通过简单处理得到改善,但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接种破伤风针后,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确保安全。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