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小心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9289
长期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某些药物、生物毒素、工业化学物质等,可能会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
1.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蓄积在体内会损害肾脏的肾小管和肾小球,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滤过功能,进而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汞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在肾脏,可导致肾脏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镉会干扰肾脏细胞内的酶系统,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风险。
2. 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这些有机溶剂常用于工业生产和一些日常用品中。长期吸入或接触它们,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对肾脏组织产生毒性作用,损伤肾小球的滤过膜,使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漏出,逐渐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
3. 某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长期大量使用会抑制肾脏内的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引起肾脏缺血性损伤。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具有肾毒性,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小球的正常功能。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等,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增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几率。
4. 生物毒素:如蛇毒、蜂毒、鱼胆毒素等。蛇毒和蜂毒中含有多种酶和毒素成分,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全身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肾脏是容易受到累及的器官之一,可能导致肾小球的免疫损伤。鱼胆毒素可直接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引发急性肾损伤,若病情迁延不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5. 工业化学物质:像甲醛、苯酚等。甲醛常用于化工、建材等行业,长期接触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苯酚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破坏肾小球的正常结构,从而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与长期接触多种有害物质密切相关。为预防该病,应尽量避免接触上述物质。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防护措施,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并及时治疗。若怀疑肾脏出现问题,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肾内科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