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刷牙不当引发的消化问题,你重视了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4241
刷牙不当可通过细菌滋生、牙菌斑堆积、牙龈出血、口腔异味、食物残留等方面引发消化问题。
1. 细菌滋生:刷牙方法不正确或刷牙次数过少,口腔内细菌会大量滋生。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这些细菌可随食物进入胃肠道,打破胃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胃肠道内过度繁殖,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2. 牙菌斑堆积:刷牙不彻底易导致牙菌斑堆积,牙菌斑中的细菌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当这些物质随着吞咽进入消化道,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3. 牙龈出血:刷牙用力过猛或牙刷选择不当,容易导致牙龈出血。血液进入口腔后,部分会被吞咽下去。血液在胃肠道内可能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进而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
4. 口腔异味:刷牙不当导致口腔卫生不佳,会产生口腔异味。口腔异味可能会影响食欲,使人进食减少。而且,不良的口腔气味也可能暗示着口腔内存在炎症或其他病变,这些病变产生的分泌物进入消化道,也会对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5. 食物残留:刷牙不认真,食物残渣会残留在口腔中。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变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胃肠道,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长期的食物残留还可能引发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进一步影响消化功能。针对这些情况,在治疗上,可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等药物。阿莫西林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口腔和胃肠道内的细菌;甲硝唑对厌氧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常用于治疗口腔和消化道的厌氧菌感染;奥美拉唑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道黏膜。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刷牙不当引发的消化问题不容小觑,细菌滋生、牙菌斑堆积、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和食物残留等都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维护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若出现消化问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