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教你调养,应对咳嗽发低烧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8544
咳嗽发低烧在中医看来,常与外感邪气、肺失宣降等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养、穴位按摩、生活起居调整、艾灸等方式应对。
1. 中药调理:可选用具有解表清热、止咳化痰功效的中药。如银翘解毒片,其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连翘等,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低烧有较好疗效;桑菊感冒片,含有桑叶、菊花等,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小柴胡颗粒,能和解少阳,对于邪犯少阳所致的往来寒热、咳嗽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使用中药需遵医嘱。
2.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多吃一些具有清热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生食或煮成梨汤饮用;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与大米一起熬粥;萝卜,有下气消食、润肺生津的作用,可做成萝卜汤。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穴位按摩:按摩特定穴位有助于缓解咳嗽低烧症状。如按摩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用拇指按揉此穴位,可起到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按摩大椎穴,在颈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能清热解表;按摩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疏风解表、通络止痛。
4. 生活起居调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再次受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
5. 艾灸:艾灸一些穴位也能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解表的作用。如艾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艾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咳嗽发低烧时,中医调养方法多样,综合运用中药调理、饮食调养、穴位按摩、生活起居调整和艾灸等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