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大揭秘,早知道早预防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7945
呕血与咯血病因多样,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因素等。
1.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病因。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食管呕出。此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会引发呕血,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致使食管胃底静脉压力升高、曲张,一旦破裂出血量大且急。急性胃黏膜病变也可造成呕血,如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损伤出血。常用治疗药物有奥美拉唑、雷尼替丁、铝碳酸镁等,需遵医嘱使用。
2. 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是咯血常见病因之一,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支气管壁结构破坏,血管易破裂,也会出现咯血症状。肺癌患者肿瘤侵犯周围血管,同样会引起咯血。治疗肺结核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可使用氨甲环酸、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肺癌则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3.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呕血、咯血等症状。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也易导致出血。血友病患者因凝血因子缺乏,轻微创伤即可引起严重出血,包括呕血和咯血。治疗时可根据具体病情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常用药物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4. 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淤血,严重时可引起咯血。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毛细血管压急剧升高,液体渗出到肺泡内,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也可表现为咯血。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强心剂如地高辛等,需严格遵医嘱。
5. 感染因素: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侵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脆性改变,可引起多部位出血,包括呕血和咯血。钩端螺旋体病也可导致肺出血,出现咯血症状。治疗感染性疾病需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流行性出血热可使用利巴韦林,钩端螺旋体病可使用青霉素等。
呕血与咯血病因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疾病。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出现呕血或咯血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