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忽视正常胃痛信号,小心大病来袭!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3657
胃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常见的有胃溃疡、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息肉,严重的还可能是胃癌等。
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随后缓解。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治疗上可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同时使用铝碳酸镁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2. 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由应激、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胃炎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有上腹部饱胀、隐痛等。治疗胃炎需要去除病因,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进行**治疗。
3.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流等症状。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导致食管炎症、溃疡等病变。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治疗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以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4. 胃息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多数胃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不适。胃息肉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一般可通过胃镜下切除进行治疗。
5. 胃癌: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黑便等症状。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胃痛看似常见,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严重疾病。因此,当出现胃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切不可忽视胃痛信号,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