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怎么治疗最好
有家健康网 2025-04-05阅读量:6766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 HFI)是一种由于体内1-磷酸果糖醛缩酶(ALDOB)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表现为果糖代谢障碍。以下是针对该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1. 疾病概述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约1/20,000。该病主要由于ALDOB基因突变,导致体内缺乏或酶活性降低,无法正常代谢果糖,从而引发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1)饮食疗法
- 核心原则:终身避免摄入含果糖和蔗糖的食物。这是因为果糖和蔗糖在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1-磷酸果糖,而患者体内缺乏分解该物质的酶,导致代谢紊乱。
- 具体措施:
- 停止食用所有天然含果糖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及加工食品(如甜饮料、糖果等)。
- 避免使用含山梨糖醇、木糖醇等甜味剂的食品。
- 注意隐形添加,如超市购买的食品标签上可能标注“果糖”或“蔗糖”。
- 营养补充:由于限制果糖和蔗糖摄入,可能导致维生素C摄入不足,需额外补充。
(2)药物治疗
- 低血糖处理:若患者因误食果糖或蔗糖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口服葡萄糖补充液,以迅速缓解症状。
- 电解质紊乱纠正:低血糖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应及时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
- 叶酸治疗:有研究显示,大量补充叶酸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对症治疗
- 急性肝功能衰竭:若出现肝功能损害,需进行积极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输液、营养支持等,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监护。
3. 预后及注意事项
- 预后:通过严格饮食控制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过上接近正常的生活。部分患者可能仍有轻度肝肿大或脂肪变性。
- 智力发育:一般不会受到影响,但需注意营养均衡以支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 长期管理:患者需终身坚持无果糖饮食,避免误食,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代谢指标。
4. 总结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的治疗以饮食疗法为核心,需严格避免果糖和蔗糖的摄入,同时辅以药物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需终身坚持无果糖饮食,并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稳定和生长发育良好。
如需进一步咨询或获取个性化建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