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经络保健,缓解心慌气短胸闷的神奇方法
有家健康网 2025-04-05阅读量:8499
经络保健缓解心慌气短胸闷可采用按摩穴位、艾灸、推拿、拔罐、中药调理等方法。
1. 按摩穴位:按摩内关穴、神门穴、膻中穴等穴位有一定效果。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刺激它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膻中穴处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能宽胸理气。
2. 艾灸: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可选择心俞穴、厥阴俞穴等。心俞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能温补心阳。厥阴俞穴位于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它可宽胸理气、活血止痛。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心慌气短胸闷症状。
3. 推拿:专业的推拿手法可作用于背部膀胱经、督脉等经络。沿着这些经络进行推、拿、揉、按等操作,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心肺功能。比如对背部肌肉进行放松推拿,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对心肺的压迫,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4. 拔罐:在特定穴位如肺俞穴、膈俞穴等拔罐。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拔罐能宣肺理气。膈俞穴位于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活血通脉。拔罐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气血平衡,减轻心慌气短胸闷的情况。
5. 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养心安神、理气宽胸作用的中药,如丹参、远志、薤白等。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远志可安神益智、祛痰、消肿;薤白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但使用中药需遵医嘱,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配伍。
经络保健缓解心慌气短胸闷是中医特色的调理方法,按摩穴位、艾灸、推拿、拔罐、中药调理等方式各有特点和功效。在采用这些方法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和规范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