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虚寒咳嗽是什么样的病
有家健康网 2025-04-08阅读量:9425
虚寒咳嗽是中医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内伤咳嗽范畴,主要表现为肺脾肾阳气不足、寒邪内侵或寒湿内生导致的慢性咳嗽。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诊疗要点:
一、病因与病机
- 体质因素
患者多存在肺气虚弱或脾肾阳虚的体质基础,常见于久病体弱、长期劳累、饮食不规律的人群。 - 外感寒邪
风寒侵袭肺部,导致肺气失宣,如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或贪凉饮冷。 - 内生寒湿
脾阳不足,运化失调,痰湿内生,寒痰壅肺引发咳嗽。
二、典型症状
- 主要表现
- 咳嗽声低微,痰液稀薄且色白,易咳出。
- 形寒肢冷,畏风自汗,尤其在夜间或气温低时加重。
- 伴随症状
- 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面色苍白或萎黄。
- 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等外感症状。
三、诊断与鉴别
- 中医辨证
需结合舌脉: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或迟缓为典型表现。 - 西医鉴别
需排除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器质性疾病,通常通过胸部CT、肺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调理
- 药物治疗
-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温肺散寒)、杏苏止咳软胶囊(宣肺化痰)。
- 中药方剂:小青龙汤(散寒化饮)、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 非药物疗法
- 艾灸肺俞、脾俞等穴位以温阳驱寒。
- 饮食宜温补(如红糖姜水、羊肉汤),忌生冷油腻。
五、病程与预后
虚寒咳嗽多为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尤其在秋冬季节或免疫力下降时加重。需长期调养肺脾阳气,结合药物与生活习惯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
总结:虚寒咳嗽本质是“本虚标寒”,治疗需兼顾温补阳气与驱散寒邪,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避免盲目使用清热类药物加重病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