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A链球菌群感染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4-08阅读量:7102
A链球菌群感染是由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的一类细菌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综合解析:
一、病原体特征
A链球菌群属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特点包括:
- 表面抗原:含M蛋白(抵抗宿主吞噬作用的关键毒力因子)、脂磷壁酸(促进细菌黏附宿主细胞)。
- 毒素与酶:
- 红斑毒素:引发猩红热样皮疹及超抗原反应。
- 链球菌溶血素O/S:溶解红细胞、损伤心脏和免疫细胞。
- 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破坏组织屏障,促进感染扩散。
二、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 传播方式:
- 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咽炎、扁桃体炎)。
- 皮肤接触传播(如伤口感染、丹毒)。
- 高危人群:儿童(咽炎、猩红热)、免疫力低下者、皮肤破损者。
三、常见临床表现
- 局部感染:
-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发热、咽痛、扁桃体化脓。
- 皮肤感染:丹毒(边界清晰红斑)、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皮下组织坏死伴休克)。
- 全身性感染:
- 猩红热:全身弥漫性红疹、草莓舌。
- 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TSLS):高热、低血压、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达30%。
四、并发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风湿热(心脏炎、关节炎)。
- 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水肿)。
- 其他: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
五、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细菌培养(咽拭子、脓液样本)。
- 血清学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
- 治疗:
- 首选药物:青霉素(耐药时改用红霉素、头孢菌素)。
- 严重感染:需联合手术清创、抗休克治疗。
六、预防措施
- 隔离患者:猩红热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6天。
- 高危人群预防: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预防复发。
- 伤口护理:及时处理皮肤破损,避免细菌入侵。
总结
A链球菌群感染既可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疾病(如咽炎、丹毒),也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感染(如TSLS)。早期识别症状、规范使用抗生素和预防并发症是关键。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