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药提取的三个步骤
有家健康网 2025-04-15阅读量:5116
煎煮、浸渍、渗漉
中药提取过程通常包含以下三个核心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煎煮法
操作要点
将药材粉碎后加入水量(通常为药材量的6-8倍)的提取罐中,水量需没过药材一成左右。
先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维持微沸状态,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有效成分破坏。
根茎类等难煎煮的药材需延长煎煮时间(20-40分钟),补药类(如人参、鹿茸)需煎煮2-3次。
注意事项
药材需提前清洗、干燥并粉碎,以提高浸出效率。
传统煎煮法易导致挥发性成分和热敏性成分损失,建议结合现代设备改进。
二、浸渍法
操作要点
将药材浸泡在溶剂(如水、乙醇)中,温度控制在60-80℃,时间根据药材性质调整(数小时至数天)。
浸渍液需定期过滤,去除杂质和残渣。
适用场景
适合有效成分易溶于水且耐热的药材,如根茎类、叶类。
但浸出效率较低,且溶剂易发霉变质,需添加防腐剂。
三、渗漉法
操作要点
将药材装入渗漉器,从顶部连续加入溶剂,溶剂渗透过药材层后,有效成分从底部流出。
需控制溶剂流量和温度,避免渗漉速度过快导致成分损失。
优势与缺点
浸出效率高于浸渍法,且提取液较澄清。
溶剂消耗量大、操作复杂,适合大规模生产。
其他补充方法
回流提取法 :通过有机溶剂循环加热提取,减少溶剂挥发损失,但设备要求高。
低温提取技术 :在低温下进行提取和浓缩,保护多糖等热敏性成分,但技术复杂度较高。
总结
中药提取需根据药材特性选择合适方法,煎煮法适合易热敏性成分,浸渍法适合低效但易保存的药材,渗漉法则在效率与澄清度上表现更优。现代工艺常结合多种方法优化提取效果。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