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中医的四季养生是指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4-15阅读量:1351
中医的四季养生是指根据春、夏、秋、冬的气候特点与阴阳变化规律,通过调整起居、饮食、运动及情志,实现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其核心在于“顺应四时”,即春季养肝助生发、夏季养心护阳气、秋季润肺防燥、冬季补肾藏精,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闭环养生体系。
春季养生:疏肝理气,升发阳气
春季阳气初生,万物复苏,养生重点在于助肝气疏泄。宜早睡早起,穿着宽松衣物以利气血流通;饮食上多食辛温发散之品如韭菜、香椿,少酸多甘以健脾;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舒缓活动为主,避免剧烈耗气。情志上保持愉悦,忌抑郁发怒,可通过踏青疏解情绪。夏季养生:清热解暑,静心养阳
夏季阳气旺盛,需防暑热耗气伤津。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避烈日;饮食以绿豆、西瓜等清热生津食物为主,忌贪凉伤脾胃;运动宜选清晨或傍晚,游泳、慢跑可适度排汗。情志需平和,避免烦躁,通过冥想、静坐调息安神。长夏时节(暑湿季节)还需注重健脾祛湿。秋季养生:滋阴润燥,收敛肺气
秋季燥气当令,养生重在润肺防燥。宜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收敛;饮食多选银耳、梨、蜂蜜等润燥之品,少辛增酸以养肝;运动宜缓和如八段锦,避免大汗耗津。情志需保持安宁,避免悲秋抑郁,可通过登高望远调节心境。冬季养生:温补藏精,固护肾阳
冬季阳气内藏,养生以“藏”为主。宜早睡晚起,待日出活动;饮食可适量进补羊肉、黑芝麻等温肾食物,搭配白萝卜防滞腻;运动以室内活动为主,如瑜伽、站桩。情志需内敛,避免惊恐,多晒太阳以助阳气升发。
四季养生并非孤立分割,而是环环相扣的动态平衡。现代人可结合自身体质,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例如阳虚者冬季加强温补,湿热体质者夏季侧重祛湿。关键在于顺应自然节奏,将养生融入日常生活,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