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样形成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4-22阅读量:8300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肾脏缺血,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以下是形成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几个关键因素:
1. 肾动脉狭窄
- 先天性肾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这是国外报道的小儿和青少年RVH的主要病因,病变多发生于肾动脉的中段或远段,常累及其分支。
- 多发性大动脉炎:这是我国和小儿发生RVH的主要病因,多见于10岁以上女童,病变常位于肾动脉于腹主动脉的起始部狭窄,引起高血压。
- 其他原因:如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肾动脉静脉瘘、肾动脉瘤、移植后肾动脉狭窄及先天性肾动脉异常等。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当肾动脉狭窄或阻塞时,肾脏血流量减少,导致肾脏缺血。这会激活RAAS系统,使肾素分泌增加,进而产生更多的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血管紧张素II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而醛固酮则促进水钠潴留,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3. 细胞外液容量增加
肾脏疾病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滤过减少,而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功能相对保留,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和细胞外液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4. 肾脏降压物质减少
肾脏疾病时,从肾髓质分泌的降压物质,如前列腺素(PGI2, PGE2)分泌减少,导致血压调节障碍,产生高血压。
5. 其他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孩子更容易患上肾血管性高血压。
- 药物或毒物:某些药物或毒物可能导致儿童高血压。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虽然在儿童高血压中的发病率较低,但它是可根治的小儿高血压病因之一。随着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的进展,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的效果有很大改观。如果孩子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