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血象高该如何进行治疗?
有家健康网 2025-03-21阅读量:7557
血象高通常指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由感染、炎症、组织损伤、血液系统疾病、过敏等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针对组织损伤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抗过敏治疗等。
1.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是导致血象高常见原因。对于呼吸道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药物。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菌;头孢呋辛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细菌DNA复制。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克肟等。诺氟沙星主要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A亚单位,抑制细菌DNA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2. 抗炎治疗:非感染性炎症也会使血象升高。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泼尼松等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泼尼松是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3. 针对组织损伤治疗:严重创伤、手术等组织损伤后会出现应激反应导致血象高。此时主要是对伤口进行处理,预防感染。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使用碘伏等消毒剂清洁伤口,必要时使用头孢唑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4.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血象异常升高。对于白血病,常用化疗药物有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甲氨蝶呤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阿糖胞苷主要作用于细胞S增殖期,干扰DNA合成;柔红霉素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破坏DNA的模板功能,阻止转录过程而抑制DNA及RNA的合成。
5. 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时也可能出现血象高,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等药物。氯雷他定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所引起的过敏症状;西替利嗪可抑制外源性组胺的作用,也可抑制由参与变态反应的肠血管活性肽及P物质、神经肽所引起的皮肤反应;孟鲁司特钠能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减轻过敏症状。
血象高的治疗需要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血象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