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婴儿鹅口疮是什么,如何治疗?
有家健康网 2025-03-22阅读量:1075
婴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腔疾病,表现、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需重点关注。
1. 表现:婴儿口腔黏膜表面会出现白色斑膜,类似奶块,但不易擦去。常见于颊黏膜、舌、齿龈、上腭等处。一般不影响吃奶,无明显痛感,但严重时可能影响婴儿进食,出现烦躁、啼哭、哺乳困难等症状。
2. 病因: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婴儿口腔黏膜娇嫩,免疫力较弱,易受病菌侵袭。分娩时,母亲阴道有念珠菌感染,婴儿经过产道时可能被感染。另外,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母亲乳头不清洁,都可能导致婴儿感染白色念珠菌。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也会使婴儿口腔内菌群失调,引发鹅口疮。
3. 诊断:医生一般通过观察口腔黏膜的典型表现来诊断。若难以判断,可刮取白色斑膜进行显微镜检查,查找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
4. 治疗:治疗药物有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溶液等。制霉菌素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氟康唑能有效杀灭真菌;碳酸氢钠溶液可改变口腔酸碱度,抑制念珠菌生长。治疗时需遵医嘱选择合适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喂奶后给婴儿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
5. 预防:要注意婴儿用品的清洁消毒,奶瓶、奶嘴等要定期煮沸消毒。母乳喂养的母亲,喂奶前要洗净双手和乳头。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免破坏婴儿口腔内的正常菌群。注意婴儿的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婴儿鹅口疮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了解其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和处理。若婴儿出现疑似鹅口疮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可降低婴儿患鹅口疮的几率。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