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牙龈上长了个肉疙瘩是怎么回事?

有家健康网 2025-03-24阅读量:1584

牙龈上长肉疙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牙龈瘤、牙龈纤维瘤病、智齿冠周炎等。

1. 根尖周炎:牙齿龋坏等原因导致牙髓感染,炎症进一步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形成根尖周炎。炎症长期刺激会使根尖部的牙槽骨吸收、破坏,炎性物质突破骨膜,在牙龈处形成肉疙瘩,通常按压时会有疼痛感,对应的牙齿可能有龋洞、变色等情况。

2. 牙周脓肿: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牙周袋内的脓性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就会形成脓肿,表现为牙龈上的肉疙瘩。患者常有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且肉疙瘩质地较软,有波动感。

3. 牙龈瘤:这是一种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结缔组织的炎性增生物,并非真正的肿瘤。可能与局部刺激(如牙石、不良修复体等)、内分泌因素等有关。牙龈瘤一般生长缓慢,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有蒂,有的无蒂,颜色与正常牙龈相似或稍红。

4. 牙龈纤维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主要表现为牙龈广泛的纤维性增生,可累及全口牙龈,牙龈表面光滑,质地坚韧,颜色正常或稍白,严重时可覆盖牙齿,也可出现肉疙瘩样的增生。

5.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的牙龈组织容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堆积,引发炎症。炎症发作时,智齿周围的牙龈会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表现为牙龈上的肉疙瘩,同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症状。

对于根尖周炎,一般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消除炎症。常用的消炎药物有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牙周脓肿需要进行牙周治疗,如切开引流、冲洗上药等,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牙龈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但术后有复发的可能。牙龈纤维瘤病严重影响咀嚼和美观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智齿冠周炎在急性期可进行局部冲洗上药,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待炎症缓解后,可根据智齿的情况决定是否拔除。

牙龈上长肉疙瘩的原因多样,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一旦发现牙龈上出现肉疙瘩,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