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尿完尿后出现白色液体是怎么回事?
有家健康网 2025-03-24阅读量:7113
尿完尿后有白色液体,可能由结晶尿、前列腺炎、尿道炎、淋病、乳糜尿等因素引起。
1. 结晶尿:尿液中某些成分浓度过高,如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等,在尿液酸碱度改变或温度降低时,这些成分会析出形成结晶,使尿液呈现白色浑浊状。常见于饮水过少、食用过多高草酸或高嘌呤食物后。一般增加饮水,稀释尿液,结晶可溶解,症状会随之消失。
2. 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生炎症时,腺管分泌增加,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可能流出白色、透明的前列腺液,也被称为“滴白”。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前列腺液分泌异常,且在排尿过程中,尿道压力变化促使前列腺液排出。除了滴白,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坠胀不适等症状。
3. 尿道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尿道引起,常见病原体有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等。炎症刺激会使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随尿液排出,表现为白色液体。患者还会出现尿道刺痒、尿频、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4.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淋球菌感染尿道后,会导致尿道黏膜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尿后可出现白色脓性液体从尿道口流出。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5. 乳糜尿:因各种原因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尿液中,使尿液呈现乳白色。常见原因包括丝虫病感染、腹腔结核、肿瘤压迫等。患者尿液外观呈乳白色或米汤样,有时可伴有血尿,严重时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尿完尿后出现白色液体的原因多样,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偶尔出现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可先增加饮水观察。但如果频繁出现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分泌物涂片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药物方面,针对不同病因可能会使用到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