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专家揭秘:牙缝臭味的真正原因
有家健康网 2025-03-26阅读量:3691
牙缝出现臭味,主要由食物残渣残留、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
1. 食物残渣残留:日常进食后,食物残渣易滞留在牙缝中。口腔内温暖潮湿,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有臭味的代谢物,从而导致牙缝出现异味。例如进食肉类、纤维类食物后,残渣更易残留。
2. 龋齿:即蛀牙,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体硬组织被破坏。龋洞内容易嵌塞食物,食物在细菌作用下发酵、腐败,产生臭味。随着龋坏程度加深,牙缝臭味可能会更明显。
3. 牙周炎:是一种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牙菌斑、牙结石等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萎缩,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细菌,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会引发口臭,使得牙缝散发出臭味。
4.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的软组织会发生炎症。盲袋内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异味。患者不仅会感到疼痛,还会出现明显的口臭。
5. 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等。当消化系统功能出现问题时,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可能会产生反流,导致口腔内出现异味。这种异味也可能通过牙缝散发出来。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牙缝臭味,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于食物残渣残留,可通过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等方式清洁口腔。对于龋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补牙治疗。牙周炎患者则要进行牙周治疗,如洗牙、刮治等。智齿冠周炎在急性期可进行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后可考虑拔除智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牙缝臭味,需到消化内科就诊,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等,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牙缝臭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对预防和改善牙缝臭味有重要作用。若牙缝臭味问题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