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如何看待吐血 养生智慧来揭秘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9152
中医对吐血的看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胃热炽盛、肝火犯胃、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瘀血内阻等。
1. 胃热炽盛: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胃热内生。热邪灼伤胃络,血液妄行,从而引发吐血。此类患者常伴有胃脘灼热疼痛、口臭、便秘等症状。治疗时可选用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的药物,如大黄、黄连、黄芩等。
2. 肝火犯胃: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横逆犯胃,损伤胃络,引起吐血。患者多有烦躁易怒、口苦胁痛等表现。可使用清肝泻火、和胃止血的药物,如龙胆草、栀子、丹皮等。
3. 阴虚火旺:久病伤阴,或劳欲过度,导致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胃络,出现吐血症状。常伴有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如知母、黄柏、生地等。
4. 气虚不摄:久病体虚,或脾胃虚弱,导致中气不足,脾不统血。血液不能正常循行,溢出脉外,引起吐血。患者可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可使用健脾益气、摄血止血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等。
5. 瘀血内阻:跌打损伤,或久病入络,导致瘀血内阻。瘀血阻滞脉络,血不循经,从而出现吐血。患者常有胃脘刺痛、痛有定处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活血化瘀、止血的药物,如三七、蒲黄、五灵脂等。
中医认为吐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在治疗吐血时,需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若出现吐血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