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35岁高龄产妇易患这些慢性病,早筛早治很关键!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4473
35岁高龄产妇易患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疾病、胆囊炎等慢性病,早筛早治很关键。
1. 妊娠期高血压:高龄产妇血管弹性相对较差,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其发病原理是孕期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上升。治疗方法上,可使用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等药物控制血压,但需遵医嘱。若病情严重,可能会影响母婴健康,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
2. 妊娠期糖尿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高龄产妇在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也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引发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调节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治疗,同样要严格遵医嘱。若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
3. 心脏病:高龄产妇心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孕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脏病。常见类型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治疗时可能会使用地高辛、呋塞米、硝酸甘油等药物改善心脏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重的心脏病会危及产妇生命。
4.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高龄产妇内分泌调节功能减弱,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大,容易影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使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则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等药物,具体用药要遵医嘱。甲状腺疾病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和生长发育。
5. 胆囊炎:高龄产妇胆囊收缩功能可能下降,胆汁排泄不畅,孕期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易诱发胆囊炎。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治疗时可使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等药物抗感染,必要时可能需手术治疗,一切都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35岁高龄产妇面临多种慢性病的风险,这些疾病不仅会对产妇自身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早筛早治至关重要。高龄产妇应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慢性病。一旦确诊,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严格遵医嘱用药,确保母婴的健康安全。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