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推荐的物理降温退烧小妙招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1861
中医推荐的物理降温退烧小妙招有穴位按摩、中药泡脚、刮痧、使用退热贴、饮用清热饮品等。
1. 穴位按摩:按摩特定穴位可起到降温退烧的作用。例如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大椎穴能起到解表清热的功效。还有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曲池穴可疏风清热。另外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此穴位能清热解表。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适当力度的按揉,每次按摩10 - 15分钟左右,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降温的目的。
2. 中药泡脚:选用一些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材来泡脚。比如金银花,其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连翘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等作用。将这些中药材适量放入水中煮开后,待水温适宜时用来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微微出汗,从而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温。泡脚时间一般控制在20 - 30分钟。
3. 刮痧:刮痧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可以在颈部、背部等部位进行刮痧。在颈部主要刮拭大椎穴及两侧的肌肉,背部可沿着脊柱两侧的膀胱经进行刮拭。通过刮痧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使体内的热邪得以散发。但要注意刮痧的力度适中,避免刮伤皮肤,且皮肤有破损、溃疡等情况时不宜进行刮痧。
4. 使用退热贴:退热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用品,其原理是通过凝胶内水分的汽化带走热量。退热贴中常含有薄荷脑、冰片等中药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清凉散热的作用。将退热贴贴在额头、太阳穴、颈部大椎穴等部位,能起到局部降温的效果,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
5. 饮用清热饮品:一些中药饮品也有助于降温退烧。如菊花茶,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荷叶茶能清暑化湿、升发清阳;芦根茶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饮用这些清热饮品可以补充身体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
中医推荐的这些物理降温退烧小妙招,各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穴位按摩、中药泡脚、刮痧等方法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和经络来达到降温的目的;退热贴方便快捷,能起到局部降温作用;饮用清热饮品则可补充水分和促进散热。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如果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