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症状
有家健康网 2025-05-09阅读量:9424
粪便中粪胆原增加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尤其是溶血性黄疸、胆道梗阻或肝功能障碍需重点警惕。
粪胆原是胆红素在肠道经细菌分解后形成的产物,其升高可能暗示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具体病因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溶血性黄疸因红细胞破坏加速,大量胆红素涌入肠道,导致粪胆原显著增加;胆道梗阻则因胆汁排泄受阻,间接影响粪胆原生成量;肝细胞损伤(如肝炎、肝硬化)可能干扰胆红素的正常转化,造成粪胆原波动。某些药物、肠道菌群失调或严重感染也可能导致数值短暂异常。
若粪胆原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腹部超声、肝功能测试或血液学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注意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滥用药物或暴饮暴食,若伴随黄疸、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诊疗。定期筛查对早期发现潜在肝胆疾病尤为重要。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