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资讯
肝内钙化是什么病
有家健康网 2025-05-10阅读量:2132
肝内钙化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潜在病因引发的肝脏病变表现,多数情况下为良性且无需治疗,但需结合具体病因排查风险。
肝内钙化指肝脏组织因钙盐沉积形成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B超或CT检查中常表现为类似结石的亮点,可能由肝内胆管结石、慢性炎症、创伤、寄生虫感染或肿瘤等因素导致。大部分钙化灶由陈旧性病变引起,不会影响肝功能,但少数与恶性疾病或活动性炎症相关,需进一步鉴别。 肝内钙化的常见病因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肝血管瘤、慢性肝炎、肝脓肿及寄生虫感染等,肿瘤或转移瘤也可能导致多发钙化灶。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若合并胆管结石、炎症或肿瘤,可能出现腹痛、黄疸、发热或消化不良等症状。 钙化灶的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显示钙化位置与形态,CT或磁共振可明确其与周围组织关系。若发现钙化灶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判断病因,例如胆管结石需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辅助排查恶性病变。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案差异较大。无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或陈旧性钙化灶通常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若因胆管结石引发梗阻或炎症,可能需药物溶石或手术取石;肿瘤相关钙化需根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寄生虫感染则需抗寄生虫治疗。 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肝毒性药物,可降低肝脏疾病风险。若体检发现钙化灶,应遵医嘱定期随访,若伴随症状或病情进展,需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