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基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关系
有家健康网 2025-05-13阅读量:5067
基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均为我国医药保障体系核心政策工具,但功能定位不同,基药重在临床合理用药与基础保障,医保侧重费用管控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两者存在交叉性,约92%的基药纳入医保,但仅有23%的医保药属于基药。
基药目录由国家卫健委制定,核心目标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强调基层全覆盖与公共卫生属性,所有医疗机构均需优先配备,且通过集中采购压低价格。医保目录由国家医保局主导,聚焦控费与参保人需求,按甲乙类划分支付比例,创新药通过谈判准入,兼顾临床价值与基金承受力。二者遴选标准均重视安全性与疗效,但基药更强调基础性治疗需求,医保则需平衡价格与基金平衡。遴选动态上,基药原则上每3年调整,医保每年更新,2023年医保目录含2967种药品(西药1586+中成药1381),基药为685种。调整逻辑上,新获批的高效低价药可能优先进入基药,而医保更倾向通过谈判纳入高价创新药。二者协同机制体现在:基药多数为医保甲类(全额报销),医保目录约23%药品属基药;医保通过支付标准引导基药使用,而基药配备率纳入医院考核。甲乙类药品支付规则差异显著,甲类全额报销,乙类需患者自付部分费用。政策趋势显示,基药与医保目录联动将进一步深化,国家卫健委与医保局协同推进基药增补与医保准入衔接,临床必需且性价比高的药品更易实现“基药-医保”双重身份,助力药物可及性与基金可持续性。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