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高温天气过度劳累会引发疾病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5-13阅读量:5086
高温天气下过度劳累会显著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包括中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及心理障碍等。高温环境使人体代谢加速、水分流失加剧,若叠加过度劳累,可能引发致命性热射病或诱发慢性病急性发作。以下是具体危害与防护要点:
中暑与热射病:高温下持续劳作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轻则头晕恶心(热衰竭),重则出现40℃以上高热、昏迷(热射病),后者死亡率极高。户外工作者需每2小时到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
心脑血管危机:高温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过度劳累会进一步加速心跳、升高血压,易诱发心梗、脑梗。35℃以上天气需避免剧烈活动,高血压患者应加强监测。
肾脏与代谢紊乱:脱水状态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建议分次少量饮水(每次100-2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
心理与认知障碍:高温影响情绪调节中枢,过度疲劳会加剧烦躁、注意力下降。保持规律作息、适度午休可缓解“心理中暑”。
其他风险:包括热疹(汗液堵塞毛孔)、静脉血栓(血液黏稠)、甲醛中毒(高温加速释放)等。新装修环境需加强通风,劳动者应穿着透气衣物。
防护核心是“降温+休息+补水”:避免正午户外作业,工作间隙使用湿毛巾降温;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活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应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合理调节劳动强度,才能有效预防高温相关疾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