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梅雨季节会引起情绪低落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5-14阅读量:2742
梅雨季节确实可能引发情绪低落,主要与光照不足、湿度升高、活动受限等因素相关。敏感人群(如抑郁倾向者、压力较大者)更易受影响,但通过科学调节可有效缓解。
光照与血清素水平下降
梅雨季持续阴雨导致日照减少,抑制人体血清素(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分泌,易引发疲惫感和抑郁倾向。部分人群会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SAD),表现为嗜睡、食欲亢进等。
高湿度与生理不适
空气湿度超过70%时,体感闷热潮湿,可能加重关节疼痛或慢性病症状,间接导致烦躁。潮湿环境还易滋生霉菌,引发过敏或呼吸道问题,进一步影响情绪稳定性。
社交与活动限制
连续降雨阻碍户外运动和社会交往,减少多巴胺分泌来源。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因生活节奏被打乱,可能产生无力感或焦虑,甚至放大原有压力(如考试、就业)。
调节建议
- 环境干预:使用除湿机、暖光灯模拟日照,定期通风保持干燥。
- 行为调节:室内运动(如瑜伽)、规律作息,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的食物。
- 心理疏导:通过冥想、倾诉释放压力,若情绪持续低落超两周需寻求专业帮助。
梅雨季的情绪波动是常见现象,但并非不可控。结合环境调整与主动干预,能有效维持心理平衡。若自我调节效果有限,及时就医是关键。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