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湿冷天气怎么防止热痉挛
有家健康网 2025-05-14阅读量:7259
湿冷天气防止热痉挛的关键在于保暖、补充电解质和适度运动。湿冷环境下,低温与高湿度会加速体热流失,导致肌肉因寒冷和电解质失衡引发痉挛。通过穿戴干燥保暖衣物、及时补充含盐饮品、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等措施,可有效预防。
- 加强保暖:湿冷天气需重点保护四肢和腰腹,选择防风防水的衣物,避免局部受寒。手套、厚袜和高领衣物能减少热量散失,室内建议保持15-20℃的恒温环境。
- 补充电解质:出汗或低温易导致钠、钾流失,引发肌肉抽搐。可饮用温盐水或运动饮料,日常多吃香蕉、坚果等富含镁、钙的食物,维持肌肉正常功能。
- 适度活动与按摩:久坐或久站会加重血液循环不畅,每小时简单活动手脚,睡前用40℃左右热水泡脚20分钟,配合轻柔按摩,促进血流和肌肉放松。
- 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若从寒冷环境转入活动,需先热身拉伸,逐步增加强度。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防止体温骤降诱发痉挛。
湿冷天气的防护需长期坚持,尤其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需注意。若痉挛频繁或伴随头晕、呕吐,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